臺大哲學系

學術討論會公告

主講人:呂慧鈴博士

                   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後研究

主    題:重玄與道性:唐代老子學之思維

時    間:111年3月24日(週四)  10:00 – 12:00

地    點:臺灣大學水源校區哲學系館三樓 302室(台北市思源街18號)

 

歡迎參加討論,謝謝!

講題:「重玄與道性:唐代老子學之思維」

 

提要

 

    本講次以「重玄與道性:唐代老子學之思維」為題,展開對於唐代「重玄思潮」下之「老子學」進行研討─包含唐初成玄英《道德經義疏》、李榮《道德經注》、中唐《唐玄宗御註道德真經》《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》、及晚唐杜光庭《道德真經廣聖義》四家之《道德經》注疏文本,分析重玄老子學之理論內容、思想體系與尋繹《老子》之哲學詮釋可能之價值。

 

  首先,指出學界習稱之「重玄學」,雖不全是指「老子學」,但確實是有唐一代道教老學的主要注釋宗趣。狹義之重玄學,乃在「道教老學」的範圍內以「重玄」為注釋宗趣或思維方法,如南朝以迄唐代之老子注釋的「道」論,多以「非有非無」釋道;廣義之重玄學,是指道教老學之外,包含道教莊學以及其他以重玄為思維方法所造作的道書。而本題著眼點即在於唐代以重玄思想注釋《老子》之老學理論內涵與思維特質之闡述。

 

  重玄,以「雙遣邊見」與「遣之又遣(不滯於不滯)」的思維方式著稱,不斷「蕩相遣執」的背後,關涉著唐代重玄老子學思考「道」之詮釋基於「實踐」如何可能的問題,故開展出以下幾個攸關「實踐之道」的重要論題:

 

(一)反思南朝以來道教「道者氣」受到佛學質難為「生滅法」,轉而以「道者理」迴諍佛教對於「常住之道」的要求,實則「以『理』為道」,乃是一「虛通(極)之理」,介乎「實體性之道」與「非實體性之道」之間的特殊存有論型態的道論。

 

(二)「重玄之道」之諦義自「深遠之玄」與「不滯之玄」一體而兩面為論,既以「作用的」無與空遮遣一切萬物存在之自性,指出現象諸法皆空,但卻又肯認「道性」是一切存在的依據,在此可說「重玄之道」乃「空」現象卻「不空」形上道體,試圖指出萬法的不定常性(「不滯之玄」),卻又企欲保住「道」對世間萬物之存有論的說明(「深遠之玄」),可以說「重玄之道」相較於佛教性空論,是屬於趨「有」的哲學,而佛教屬於趨「空」的哲學,但二者在理論上並非截然對立扞格,因為道家之「自然」基本上沒有否定佛家之「因果(緣)」。

 

(三)「道性」觀念之施設,形成「道之性」與「眾生道性」的觀念群,藉由「窮理盡性」一語彙闡發「閉緣息想」之身心工夫,此即將老子「正言若反/損之又損」之工夫運用於說明人之「真性」的開顯過程,以「重玄」為「性」、亦以「非有非無」為「性」之存有形式,可說唐代重玄老子《注》《疏》建立了老學史之心性論基礎,「性」既得之於道、卻又以無所偏滯為「性」。 

 

(四)「道是否為至極之法」此一論題在佛教質難下,老子注疏家透過重玄「非一非異」之思維方式,辯破道/自然既非「同一」、亦非「差異」,指出「自然為本,道為迹」或者「道性自然」之義理,以之巧妙地替「道」與「自然」之間透過「性」找到二者「既同一又差異」的玄妙關係,在此,或許也是「眾生道性」思想建立的內在動機,既不沉滯於實體性之「道」,又能兼顧「道」作為「萬物之自然」的說明。 

 

(五)「重玄」與「道性」此二具有對反張力的兩個觀念,一方面「遮詮」任何定性之道的可能,以「重玄」為道之勝義諦,一方面「表詮」道之俗諦義,指出道導引凡眾成道的人性內在之源,可說是基於「實踐」而肯定之「道」,避免以思辨概念所摶鑄之「道」的虛妄性或超越想像性,但又一方面不得不安立眾生「成道之性」以指出體道的可能性。故自唐初成玄英、李榮以「理」論道,轉至唐玄宗以「導(導引凡眾)」為道、至若晚唐杜光庭以「通」釋道,可以說唐代重玄思想下之「道」論詮釋,經歷了道之由客觀化、虛理化→而世俗化、事用化→最後,再以「通」釋道試圖綰合天/人或道/物之間可能的罅隙,而至此,可說重玄之道最後是希望連通「神聖」與「世俗」兩界者,故有「道域即生死域」這樣的直截論法。

 

(六)關於「身體觀」與「『體』道」,乃從「精神的身體化」與「身體的精神化」兩面為論對於修道過程的意義,即「體道」須經歷精神能量的強化與肉身能量的強化,前者指「即身無身」或「觀身無常(一身是幻)」,後者指向「長生或昇仙」,如云「鍊形為氣,出三界之外」,即不但修道須即於「身心整體」,精神的超脫或形軀的逆轉亦皆是證道者可能發生的「雙向」的身心現象。

 

  總上,唐代重玄思想下之老子學,發展出許些對於《老子》之「創造性詮釋」的論題,如「身體觀」、「道/自然」非一非異、「道物非一非異」等新的論題,而更重要的是老子之「道」在重玄思想的浸淫、引入中,更加凸顯了道家之「道」的「玄理」深義與特殊性格,介乎儒學之「實理」與佛教之「空理」間,可說是一種具有特殊形態之存有論的「道」,是一套著重於闡發「道/物非一非異」的老學哲學體系,一方面融會佛教性空義理,一方面建立起自身道教哲學的主體性,更使得老子之「道」論,產生一種介乎「實體論」與「非實體論」之間的哲學型態,或可供當代道家詮釋研究進一步對比研究。